【精品】說課稿匯編4篇
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,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,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。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?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6篇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。
說課稿 篇1一、 說教材
【教材分析】
單元地位:
《老人與海鷗》是小學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文章。本組課文向我們講述了發(fā)生在人與動物、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,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,讀來令人難以忘懷。
學習本組課文,要求學生繼續(xù)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,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,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與動物、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、寫具體的。
主要內容:
《老人與海鷗》這篇課文,講述了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。吳慶恒老人十多年如一日,每逢冬季來臨,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食海鷗,風雨無阻,老人去世后,海鷗們像是為老人守靈的“兒女”,不忍離開自己的親人。
文本結構:
課文結構清楚,可分為兩大部分,前半部分通過老人喂海鷗、喚海鷗、談海鷗等事例表現(xiàn)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;后一部分則通過老人死后,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、盤旋、肅立、鳴叫等悲壯畫面,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。
【學情分析】:
六年級學生思維活躍,求知欲強,樂于表達,樂于與人交流,情感豐富,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,對文中描繪的情景,僅憑想象難以深刻感受,需教師提供直觀場景圖,配以音樂渲染幫助學生理解。
【教學目標】:
本篇課文需要兩個課時,我在這里著重說的是第二課時的設計。第二課時是在第一課時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,著重理清課文的脈絡,切實感受到老人對海鷗的一片深情的基礎上進行的。根據本節(jié)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,我擬定了以下幾方面的教學目標:
1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,感受老人對海鷗的愛與海鷗對老人的感情。
2、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,體會句子的意思,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。
【教學重難點】:
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情的把握,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: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,通過朗讀、想象,體會海鷗對老人的深厚情誼。
教學難點是:揣摩作者是如何將海鷗對老人的真摯情感寫真實、寫具體的。
二、說教學法
現(xiàn)代教育倡導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,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(fā)展的主體。在學法上我設計整合全文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,合作交流。學生用質疑法閱讀課文,運用勾畫、批注、圈化、朗讀、想象的方法,品味重點詞句,引導學生走進自主探究的境界,體會蘊含其中的深厚感情,感受人與動物的親情,感受大自然的和諧之美,加深對教學內容的認識,對知識的接受,點燃他們熱情的火花。
本篇課文感情真摯,文字流暢,課文中描寫海鷗的句子寫得非常生動傳神,特別適合學生讀中感悟,因此在教法上我采用以讀悟情的方法,將朗讀和體會結合起來,在學生品味理解課文后適時指導學生朗讀。寫應成為閱讀教學中不該淡出的環(huán)節(jié),讀寫應有機結合。因此,我在教學中趁熱打鐵,進行了讀寫結合,在學生充分品讀感悟的基礎上,安排學生小練筆。讓學生把在學文中的真情流露記錄下來。又配合多媒體課件創(chuàng)設情境,來渲染氣氛,讓學生通過形象、直觀的畫面體會出老人與海鷗的深厚感情,激發(fā)學生讀文時的感情的表達。
三、說教學過程
本節(jié)課,我上的是《老人與海鷗》第二課時。為了有效地落實教學目標,突出重點,突破難點,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教學流程。
(一)復習導入,奠定情感
首先我以回顧性的方式進入這節(jié)課,提問學生通過上節(jié)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老人與海鷗之間發(fā)生了哪些事啊,那你有什么感受呢?學生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回答:體會到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。由此為新課開始奠定一個情感基調:這節(jié)課讓我們再次走進老人與海鷗的世界,去感受動物與人濃濃的親情。
【設計意圖】:以復習導入的方式進入新課,開門見山,讓學生快速進入課堂,進入課文,收效良好。
(二)仔細研讀,入文解疑
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我又分成三步:
第一步:以“親人”引入
學生自讀14~19自然段,思考:你感受到了一種什么情感?先讓學生在讀后說說自己整體的感覺,先對文章大體思想有個認識。再用誰是你的親人?怎樣的人算親人?那海鷗和老人、動物與人類之間有血緣關系嗎?等問題來指導學生找出那句直接點出了海鷗是老人的親人的話。
第二步:以“愛”為主線,圍繞“意想不到”展開
在這個步驟我先請一生朗讀課文16、17兩段,其他同學思考:海鷗們做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,你有什么樣的感受,劃出相關的句子,并作批注。接著,學生反饋找到的句子,交流點有四處,主干問題是:①讀了這句話,你感受到了什么?并講自己的體會。②當中重點詞是什么意思?③指導朗讀。
第三步:總結“震撼的情”
老師先提問是什么原因會發(fā)生這樣“意想不到”的事呢?再用過渡語講解省略號單獨成段的作用,既講解了省略號單獨成段的作用,又給這部分作了很自然的結尾。
【設計意圖】: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,能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。第二部分是整堂課的重點,其中的第二步——圍繞“意想不到”展開部分是重點中的重點。教學中我提出了一個大問題——海鷗們做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,你有什么樣的感受,找出相關的語句,并作批注。這種充分地讓學生自讀自悟的形式,特別有助于學生思維的訓練、表達能力的提升,還能培養(yǎng)學生的預感,真可謂“一舉多得”。
另外,語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、情感性,讓每一篇課文提供給學生們的總是不同的閱讀感受。語文教學應該是以讀為本,特別是閱讀教學中,如果離開了聲情并茂的朗讀,只是理解內容,那樣的閱讀教學會是殘缺的。教學中我將朗讀和體會結合起來,在學生品味理解課文后適時指導學生朗讀,加上采取不同方式的讀(范讀、指名讀、引讀、齊讀)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,達到以讀代講,以讀悟情的目的。
(三)品味送別,想象寫話
1、這部分先用師生配合讀的形式再次有感情地讀讀15~17自然段。再用課件出示
(1)假如你是一只老人曾經喂養(yǎng)過的海鷗,面對天堂里的親人——老人,你會對他說些什么
(2)假如你是天堂里的老人,回憶與“兒女們”海鷗相伴的一幕幕,面對悲痛欲絕的海鷗,你會對它們說些什么?
(學生分成兩大組伴著音樂想象寫話)
2、伴樂,生寫,交流。
【設計意圖】:此環(huán)節(jié)的設計,意在引導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時升華自己的閱讀體驗和感悟,讓學生讀懂作品,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主旨,領悟真諦,通過超越文本的讀書讓學生變得智慧、變得美麗。
(四)、總結全課,情感延 ……此處隱藏1656個字……實 感情真摯 思想健康。由此可見,中心明確是最基本的要求。在應試作文中,決定得分的最大因素就是是否切合題意和緊扣中心。歷年來評卷教師的反饋也是如此,學生因扣題不緊造成的分數損失,遠比語言表達和結構失誤造成的損失慘重。因此,在作文教學中,進行切合題意并突出中心的訓練是得分的關鍵,而要突出中心,主要在于:審題準確中心明,迅速布局入題快,敘議結合扣題準,一筆宕開內容豐 ,收束有力點題深。 因此進行系列訓練是必要的,不僅讓學生意識到審題扣題的重要,還要教給他們切實可行的方法,在實踐中應用,從而達到“切合題意 中心突出 內容深刻”的目。
二、教學設想:
通過系列化的扣題訓練,一節(jié)課解決一個問題,突破一個教學難點,使學生循序漸進的學會在不同文體、同一的不同段落各不相同的扣題的方法,一方面使中心突出,另一方面使思維更加嚴密。
分析典型的、段落—— 歸納方法——鞏固練習。
《議論性主體段扣題議論》說課
如果說高一是積累生活,積累素養(yǎng),表達真情,抒寫真我,高二是增強理性,促進思維抒寫感悟,抒寫認知的話,到了高三,就需要更多讓學生練習既寫自己又符合他人要求,或者說在別人規(guī)定的范圍里抒寫自己的認知。因此在抒寫自己時怎樣扣住他人給的題目,是一項重要的考試技能。我們需要教給學生一些方便可用的技巧,讓學生能很快適應考場的寫作。
受閱卷實際的限制,考場作文中心主旨宜明晰,以便閱卷老師在短時間里能準確把握。學生應該在做到主旨明晰的前提下再追求文采,追求懸念伏筆,追求引人深思。20xx年的《考試說明》關于“寫作的要求”第二條明確指出應:中心明確 內容充實 感情真摯 思想健康。中心明確是基本要求,也是給考場定等級的第一因素。
事實上到了高三,大部分學生作文依然是行文較散,無法做到鮮明扣題,以致于一些有質量的在閱卷過程中被忽略,影響學生的成績?!白h論性主體段扣題議論”這個選題是很有針對性的。
如何讓學生在一堂課里,對扣題議論有較清晰的認知,從而有強烈的學習愿望。可以借鑒理科課堂經驗,擺現(xiàn)象、析原因、給方法、做練習、理規(guī)律,通過這五個環(huán)節(jié)來讓學生得到確實有效的指導和練習,提升他們扣題議論的能力。我以為可以挑幾個學生的考場習作片斷,分析得分較低的原因,引出扣題議論的學習重點。再用名家名段為例,解析如何扣題議論,歸納出好學習、易操作的扣題議論有幾種,一節(jié)課里突破一種或兩種。然后由老師給實例:作文題目和寫作素材,讓學生按照前面講過的方法進行當堂練習,然后展示學生的練習片斷,在學生老師點評過程中理出扣題議論的規(guī)律。練習階段也可以讓學生就修改自己的原來的作文片斷,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,提高學生的修改積極性。
我覺得課堂的關鍵是找到有代表性的以待修改的學生習作片斷,找好有示范作用的名家名段,讓學生對扣題議論有清晰深刻的認識,學生才有可能在練習中有章可循、有法可依。
總而言之,扣題議論是一個比較寬泛的學習點,一節(jié)課只能突破其中的一兩點。整個扣題議論能力點的教學是一個系列,要步步推進,步步落實。
《議論性主體段扣題議論》說課
就這節(jié)課《議論性主體段扣題議論》 我認為課的重心應抓住這樣幾點:
一、全文緊緊抓住中心論點,每段服務于分論點,分論點和中心論點的關系要明確,分論點是為中小論點服務。
二、材料和中心論點的關系。選擇材料力求典型、新穎,不要大眾化或萬能膠式的材料。
三、的關鍵部分或結尾一定要有畫龍點睛的句子,達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。
四、議論文要想吸引人必須有精彩的句子,精彩的文段,或引人深思、令人回味無窮的東西,所以在語言上要下工夫。
五、課堂注重老師與學生的互動,把口體訓練落到實處。
說課稿 篇4一、說教材
《熊貓百貨商店》這一則故事,情節(jié)重復又有變化,符合幼兒的欣賞特點,幼兒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可以從中學到一些頗有特色的詞:如“很長很長”、“很大很大”、“很粗很粗”。《熊貓百貨商店》雖然是一則老教材,但根據《綱要》精神,通過這則故事有助于培養(yǎng)幼兒助人為樂,學習交往、合作、分享等社會技能,促進幼兒社會性發(fā)展,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則很好的社會性教材。
我在學習新綱要后,注重培養(yǎng)幼兒探索學習、創(chuàng)造學習,以幼兒為主體,教師為支持者、合作者、引導者,以《綱要》為指導精神,激發(fā)幼兒感受美、表現(xiàn)美的情趣,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,使幼兒體驗自由表達和創(chuàng)造的快樂!
二、說目標
我把教學目標定為:
目標一是情感目標:理解故事內容,從中感受熊貓伯伯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。
目標二是能力目標:通過師生共同的思考和語言描述,進一步掌握長頸鹿、河馬、大象的主要特征。
目標三是認知目標:學習量詞,只、頂、雙、條、件,學習用常用語進行交往。
教學重點:理解故事內容,體驗熊貓伯伯助人為樂的情感。
因為,現(xiàn)在的幼兒多是獨生子女,普遍嬌生慣養(yǎng),是家里的小太陽,父母包辦一切,社會交往能力較差,通過這則故事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。
教學難點:正確使用量詞:頂、雙、條、件、只等。
因為根據班級實際,我班的幼兒年齡偏小,家長又忙于工作,家庭教育跟不上,幼兒在正確使用詞匯上誤區(qū)很大,所以教幼兒正確使用量詞,作為本節(jié)課的難點。
三、說教學方法
根據利用廢舊材料自制教學具這一理念,所以我用廢舊的掛歷紙、皺紙等材料,布置了一個小型的百貨商店,為幼兒創(chuàng)造一個自由、寬松的語言交往環(huán)境。采用提問法、游戲法、圖片教學法,支持、鼓勵、吸引幼兒于教師、同伴交談,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,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語言進行交往。
四、說活動流程
本次活動分為五個環(huán)節(jié):
第一環(huán)節(jié):教師設置懸念,通過提問“三只小動物為什么不高興了呢?”,引起幼兒積極思維,使幼兒在求知欲的驅使下,積極地投入到下一環(huán)節(jié)的活動中。
第二環(huán)節(jié):幼兒圍繞這一懸念展開討論,引導幼兒積極思考,氣氛活躍,教師對幼兒的討論結果不予評價,以此引出下一環(huán)節(jié)。
第三環(huán)節(jié):對故事的理解,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、難點之所在。分三個步驟:
1、講述故事前半段,揭開懸念。并通過動作模仿來學習詞“很長很長”、“很大很大”、“很粗很粗”。
2、講述故事后半段,體驗熊貓伯伯幫助小動物解決困難的美好情感。
3、教師小結,體驗熊貓伯伯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。
此環(huán)節(jié)我在分步實施中把握重點,克服難點。
第四環(huán)節(jié):完整聽故事錄音一遍,加深對故事的理解。
第五環(huán)節(jié):延伸活動(情景表演)
1、教師扮演熊貓伯伯,幼兒當顧客來買東西,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,一起跳只舞,使幼兒在游戲中發(fā)展想象力、創(chuàng)造力、表演力,學習環(huán)境輕松、愉快。
2、邀請自己的伙伴一起購物,從中培養(yǎng)幼兒的合作精神,以及分享快樂的情感。
今天這節(jié)課,是我一次語言教學的嘗試,有許多不足之處,懇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。
文檔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