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公輸》教案
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,就難以避免地要準(zhǔn)備教案,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(zhǔn)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,進而選擇恰當(dāng)?shù)慕虒W(xué)方法。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?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《公輸》教案,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《公輸》教案1【題目解說】
公輸是古代戰(zhàn)國時楚國大夫魯班(公輸班)的字或者姓;古文公輸記述的是魯國大夫墨子出使楚國,用自己的智慧說服楚國大夫公輸盤(公輸班)和楚國國王意欲侵略宋國的企圖。選自《墨子·公輸》?!赌印芬粫F(xiàn)在一般認為墨子的弟子極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輯錄。
【走近作家】
墨子(約公元前468年~前376年),名翟(dí),今山東省滕州市人,是春秋戰(zhàn)國之際墨家學(xué)派的創(chuàng)始人。他曾提出“兼愛”“非攻”“尚賢”等觀點,創(chuàng)立墨家學(xué)說,墨學(xué)在當(dāng)時影響很大,與儒家并稱“顯學(xué)”。
【寫作背景】
墨子所處的時代,各諸侯國掠奪性的戰(zhàn)爭頻繁不已,嚴(yán)重破壞生產(chǎn),甚至使下層人民被迫“折骨為炊,易子而食”。墨子希望解除勞苦大眾的苦難,這是他提出“非攻”、“兼愛”等政治主張的思想基礎(chǔ)。當(dāng)時楚國是大國,占有兩湖一帶廣大地區(qū)。宋國小,在今河南商丘一帶,但處于戰(zhàn)略要地。楚用公輸造器械,接連打敗了周圍幾個國家,于是準(zhǔn)備攻宋,墨子聽到消息,便從魯國趕到楚國去止楚攻宋。
【難點解析】
1.墨子是怎樣一步步止楚攻宋的,體會墨子的勸說藝術(shù)。
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,可分為三個步驟:使公輸盤理屈詞窮;使楚王理屈詞窮;模擬攻守,說明楚國攻打宋國不會有好結(jié)果,促使楚王放棄攻宋。 墨子的勸說藝術(shù)可著重從這些方面來把握:他所使用的邏輯方法(比較法、歸類法),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境地的機智,或強悍有力或形象夸飾或尖銳直截的語言,等等。
【寫作特色】
1. 通過曲折生動的故事,圍繞矛盾沖突來闡明道理,突現(xiàn)人物的。
2. 善于運用類比說理,進行層層推理。
3. 通過語言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。
【詞語積累】
1.詞多義
⑴ 為: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替。 子墨子解帶為城 作為 必為有竊疾矣 是。
夫子何命焉為? 與“焉”合用,表示疑問語氣。 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后面的“為”:制造。 以牒為械 當(dāng)作。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,為與此同類 表判斷動詞,是 .⑵見: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,見公輸盤 動詞,會見。 于是見公輸盤動詞,召見, 胡不見我與王 引見
(3)類:不可謂知類 動詞,事理。 為與此同類 名詞,種類,
⑷子:子墨子聞之 子 一個)夫子,先生;子(第二個)尊稱。 愿借子殺之 子,您 。
⑸說:公輸盤不說 說,通“悅”,高興。 請說之 說,陳述,解釋。
⑹然:雖然,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這樣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但是 .
⑺之:子墨子聞之 代詞,指“公輸盤為楚造云梯者,成,將以攻宋”這個消息 。 宋何罪之有? 賓語前置的標(biāo)志。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。吾既已言之王矣 代詞,代這件事。 愿借子殺之。 代侮臣者。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。 這種 宋無罪而攻之。 代詞,代宋 。犀兕麋鹿?jié)M之 。代詞,代云夢。 公輸盤九設(shè)攻城之機變。 助詞的 。 公輸盤之攻械盡,子墨子之守圉有余。 助詞,的 。
⑻以:將以攻宋: 憑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:認為 以牒為械用 。
(9)于:胡不見我于王。 向 今有人于此。 在 起于魯。 從
(10)爭(四聲):爭有所余:動詞,爭奪 。 知而不爭:諫諍
(11)已:然胡不已乎? 停止 不可,吾既已言之王矣。已經(jīng) 。
(12)文:舍其文軒。 花紋彩飾。 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。 文理 。
(13)雖:善哉,雖然,公輸盤為我為云梯,必取宋。雖然. 雖殺臣,不能絕也。即使 。
(14)而: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. 承接代詞。 義不殺少而殺眾。卻
2.通假字
公輸盤不說 “說”通“悅” ;高興,愉快。 子墨子九距之 “距”通:“拒”;抵擋。
公輸盤詘 “詘”通“屈” ;理屈。 已持守圉之器 “圉通“御”;抵擋。
知而不爭 “爭”通“諍”;直言勸告。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“圉”通“御”;抵擋
3.古今異義
【再】古義:兩次 今義:又一次;
【所以】古義:用來....的方法 今義:表因果關(guān)系的連詞
【地方】古義:土地方圓 今義:領(lǐng)土,土壤 ;
【雖然】古義:雖然如此 今義:表示承認前邊的為事,但后邊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的連詞 ;
【金】古義:古代計算金屬貨幣的單位 今義:今常表示“金銀”的“金” ;
【文】古義:刺花紋,彩飾今義:常指字和文章 ;
4.詞類活用
(1)吾既已言之王矣 言:名詞作動詞,說,告訴。(2)吾義固不殺人 義:名詞作動詞,善良堅持道義。(3)公輸盤九設(shè)攻城之機變 機變:動詞作名詞,巧妙的方式。(4)雖殺臣,不能絕也 絕:形容詞作動詞,殺盡,殺光。(5)義不殺少而殺眾 眾:形容詞作名詞,少量的人,眾多的人 。(6)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:名詞作動詞,入侵。(7)犀兕麋鹿?jié)M之 滿:形容詞作動詞,充滿。(8)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守圉:動詞作名詞,守圉的方法
【主旨解說】
本文主要是通過對話形式,記敘了墨子用道理說服公輸盤,迫使楚王不得不放棄對宋國的侵略意圖的經(jīng)過,出色地表現(xiàn)了墨子的機智勇敢和反對攻伐的精神,同時也暴露了公輸盤和楚王的陰險狡詐,是墨子“兼愛”“非攻”主張的生動而又具體的體現(xiàn)。
【結(jié)構(gòu)圖解】
墨子見公
輸墨子:聞訊赴楚以義相責(zé)
公輸:義不殺人
墨子:不可謂智、不可謂仁、不可謂忠、不可謂強、不可謂知類
義不殺少而殺眾
墨子見楚
王楚王:必有竊疾以智相克
墨子:王吏攻宋與此類同
墨子
見公
輸公輸:九設(shè) 械盡以技相較
墨子:九距 有余
持器待寇
墨子非攻:大智大勇、
止楚攻宋
公輸陰險狡詐
楚王野心勃勃
蠻橫傲慢
【文本鏈接】
墨子名言
1. 志不強者智不達,言不信者行不果。
2. 名不可簡而成也,譽不可巧(偽詐)而立也。君子以身戴(載)行者也。
3. 仁人之所以為事者,必興天下之利,除天下之害。
4. 天下之人 ……此處隱藏32036個字……課的文言知識。
(教師分發(fā)文字資料,內(nèi)容略)
2、學(xué)生輕聲朗讀課文,做好復(fù)述課文的準(zhǔn)備。
指名學(xué)生復(fù)述課文故事。
《公輸》教案15第一課時
一、導(dǎo)入新課
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;學(xué)派林立,出現(xiàn)了“百家爭鳴”的盛況,《公輸》教學(xué)設(shè)計2。其中有影響的是墨、儒、道、法四大家。他們紛紛著書立說,發(fā)表自己的見解。其中有一個人主張“兼愛”、“非攻”,希望人們互助互愛,反對不義戰(zhàn)爭,他就是墨子。今天我們就學(xué)習(xí)一篇選自《墨子》的文章——《公輸》。
二、作者:背景簡介。
指導(dǎo)學(xué)生看課文注釋①墨子(約前476-一前390),姓墨名翟(di),戰(zhàn)國初期魯國人。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產(chǎn)者階層的思想家,是墨家學(xué)派的創(chuàng)始人。他主張“非攻”(反對掠奪性戰(zhàn)爭)、“兼愛”(既愛自己和祖國,也愛別人和別國)?!赌印芬粫F(xiàn)在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記述墨子言行的輯錄。
墨子所處的時代,各諸侯國掠奪性的戰(zhàn)爭頻繁不已,嚴(yán)重破壞生產(chǎn),甚至使下層人民被迫“折骨為炊,易子而食”。墨子希望解除勞苦大眾的苦難,這是他提出“非攻”、“兼愛”等政治主張的思想基礎(chǔ)。當(dāng)時楚國是大國,占有兩湖一帶廣大地區(qū)。宋國小,在今河南商丘一帶,但處于戰(zhàn)略要地。楚用公輸造器械,接連打敗了周圍幾個國家,于是準(zhǔn)備攻宋,墨子聽到消息,便從魯國趕到楚國去止楚攻宋?!豆敗穼懙木褪沁@件事,具體地表現(xiàn)了墨子的“非攻”思想。
三、閱讀課文
教師范讀。(或放錄音)然后檢查預(yù)習(xí)。
正音正字。(可事先做成幻燈片,把字寫好,上課放映)。
可以把學(xué)生分成若干組,指導(dǎo)其自主學(xué)習(xí),變“一言堂”為“群策堂”,利用一些工具書及參考資料,疏通文意。然后每組各派代表復(fù)述課文內(nèi)容梗概。教師作進一步引導(dǎo),劃分文章結(jié)構(gòu)如下:全文可分為三部分:自“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”到“公輸盤服”是第一部分,墨子用“義不殺眾”說服公輸盤;自“子墨子曰:‘然,胡不已乎?’”到“……必取宋”是第二部分,墨子連用三個比喻,指出楚王攻宋之不智;自“于是見公輸盤”到“吾請無攻宋矣”是第三部分,墨子以實際行動迫使楚王停止攻宋。
四、學(xué)習(xí)第一部分
學(xué)生默讀第一部分,教師指點難詞、難句。
(1)云梯之械:之,代詞,這。
(2)將以攻宋:即“將以之攻宋”,介詞“以”后面省略了賓語“之”。
(3)夫子何命焉為:夫子,對有道德的老人的敬稱,等于說“老先生”。命,命令,自謙而把對方的意見說成命令,這里引申為“指教”,這句意思是:“老先生(有)什么指教呢?”
(4)請獻十余:請,和下文“請說之”,“吾請無攻宋矣”的“請”都是敬辭,猶言“讓我,請允許”。
(5)吾義固不殺人:義,道義,名詞用如動詞,遵循道義。固,可以作“本來”講,引申“決”。這句意思是:我遵循道義決不殺人。
(6)再拜:古代的一種禮節(jié),先后拜兩次,表示特別敬意。
(7)義不殺少而殺眾:少,指北方欺侮墨子的人。眾,是指將要在楚宋戰(zhàn)爭中送命的士卒。
需要設(shè)計的問題。
(1)為什么墨子從得到楚國攻宋的消息到見公輸盤,中間只用“起于魯,行十日十夜
而至于郢”十二字來表達?
(2)哪句話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?哪句話表現(xiàn)了墨子見義勇為和不辭勞苦的品質(zhì)?
(3)墨子僅用三次對話,就使公輸盤屈服,這三次對話分別用了什么方法?
(4)公輸盤的觀點是什么?墨子怎樣給予致命一擊的?(可以小組討論,研究)
提示:(l)因為事情緊急,刻不容緩;墨子一路上的經(jīng)歷,與文章主題關(guān)系不大,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《《公輸》教學(xué)設(shè)計2》。
(2)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,成,將以攻宋;子墨子聞之,起于魯,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,見公輸盤。(3)設(shè)誘——“北方有侮臣者,愿借子殺之?!?;激將——“請獻十金”;追擊——“請說之……不可謂知類”。(4)答案:公輸盤觀點是“吾義固不殺人”,他是既要攻宋,又要表示有“義”,于是便暴露出矛盾。墨子正是抓住了公輸盤的弱點,以“義不殺少而殺多,不可謂知類”這致命的一擊使他理屈辭窮。
五、總結(jié)、擴展
這節(jié)課我們對《公輸》進行了初步學(xué)習(xí),對結(jié)構(gòu)和內(nèi)容有了大概的印象,在問題的討論中能積極踴躍,希望同學(xué)們發(fā)揚。
公輸盤在民間傳說中是能工巧匠,是正面形象,在本文中他既好名又好利,既要為楚國制造云梯攻打宋國,爭取楚王寵信,又要標(biāo)榜自己有“正義感”。此處可以讓學(xué)生在課下尋找資料,擴大知識面。
六、布置作業(yè)
重點掌握課下注釋中的詞語及難懂的句子。
第二課時
一、分析課文
學(xué)生看注釋,相互研究,教師指點難詞、難句以后,請學(xué)生口譯。
(1)吾既已言之王矣:“既”的意思跟“已”相同,復(fù)用為的是加以強調(diào)。
(2)此為何若人:何若,若何,怎樣,全句是“這算是怎樣的人呢?”
(3)必為有竊疾矣:竊疾,好偷的病,全句是“一定是有好偷的毛病”。
(4)臣以王束之政宋也,為與此同類:臣,墨子的謙稱,以……為,認為……是。
之,結(jié)構(gòu)助詞。與,介詞,跟。此,指示代詞。這兩句意思是:我認為大王派人攻打宋國,是跟那個有好偷竊的毛病的人一樣的。
學(xué)生口譯后,引導(dǎo)分析。
墨子用理折服楚王,這是他到楚國以后的第二個回合的戰(zhàn)斗。這一部分,墨子所用的策略都跟前一部分大體相同,但又同中有異,一切根據(jù)楚王的性格特點布置安排。楚王是一個掠奪成性的奴隸主貴族,既貪財好利,又要維護大國君主的風(fēng)度,墨子準(zhǔn)確地抓住了他性格上的這一深刻矛盾,先提出一組假設(shè)句,接著發(fā)問:此為何若人?楚王只好認為那個人“必為有竊疾矣”。一個“必”字用得妙極,顯示了楚王認為這是理所當(dāng)然的事,就為墨子的推論創(chuàng)造了很好的條件。
二、研讀段落
分角色朗讀,分組對讀“子墨子見王……必為有竊疾矣”。
指點學(xué)生理解:當(dāng)楚王神氣十足地對這種現(xiàn)象進行嘲笑時,自己卻被牽著鼻子走上了被告席位,這時墨子突然話鋒一轉(zhuǎn),以連珠炮般的三組恰當(dāng)?shù)念惐?,向楚王發(fā)動正面進攻,徹底揭露楚王準(zhǔn)備攻宋的無理、無義、愚蠢可惡。
提問:三組類比的具體內(nèi)容都是什么?(請同學(xué)回答后,展示投影或幻燈片)明確:
(l)荊之地,方五千里,宋之地,方五百里,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。
(2)荊有云夢,犀兕麋鹿?jié)M之,江漢之魚鱉黿鼉?yōu)樘煜赂?,宋,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,此猶梁肉之與糠糟也。
(3)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,宋無長木,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。
這樣三組類比的落腳點是:把將要發(fā)動侵略戰(zhàn)爭的楚王比作患有盜竊病的人。
齊讀,輪讀“子墨子曰……為與此同類”。(反復(fù)體味墨子正氣凜然的大無畏精神和言辭的雄辯。具體認識楚王的偽善和愚蠢。)
三、總結(jié)、擴展
布置課后作業(yè)及課文第三部分的自讀要
文檔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