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術說課稿9篇
作為一名老師,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,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。說課稿要怎么寫呢?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說課稿9篇,歡迎閱讀與收藏。
美術說課稿 篇1【說教材】
教材解析:
本課是人民美術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第十七冊,第12頁,第4課——《漫畫》。教材的目的是通過欣賞漫畫作品,學習漫畫的構思方法,讓學生的思維更加的敏捷。培養(yǎng)學生用敏銳的目光捕捉生活中的現(xiàn)象,留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。引導學生以校園生活、社會現(xiàn)象為題,用漫畫的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。漫畫對于開發(fā)學生的智力、陶冶性情、培養(yǎng)審美情趣等,可以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,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、想象能力、聯(lián)想能力以及表現(xiàn)能力,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(fā)展。
教學重、難點:
重點:打破學生對漫畫創(chuàng)作的神秘感。漫畫創(chuàng)作就是通過夸張、對比、誤會、比喻等一些常用方法將事情表現(xiàn)出來,或諷刺或幽默,給人們講述一個道理或帶來樂趣。
難點:有些想法可能學生不一定能夠表現(xiàn)出來,可適當的補充一些文字對話,但是不能因為漫畫的線條比較簡單而漫不經心,潦草從事,要以認真的態(tài)度對待漫畫。
教學目標與內容:
①欣賞漫畫作品的構思特點、表現(xiàn)方式和藝術效果。了解漫畫的一些基本常識和漫畫創(chuàng)作的常用手法。②試著畫一幅或一組漫畫。③認識漫畫具有特有的諷刺丑惡,弘揚正氣的社會功能還具有其獨創(chuàng)性,畫漫畫就應該有獨創(chuàng)性在里面,要別出心裁。
【說學情】
一提到漫畫,很多的學生就會聯(lián)想到日式連環(huán)漫畫卡通片的形象。但是這只是漫畫的一種,不能讓學生的思維陷入到這種漫畫的局限之中??梢越o他們看更多的漫畫來開拓他們的視野。
【說教法】
為了讓這一節(jié)的美術課更容易讓學生學習,我采取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:
一、引導學生觀看。①看課本,學習課本上關于漫畫的基本知識。
②看課件,講解漫畫的創(chuàng)作。
③看漫畫圖片,吸引學生的興趣
二:引導學生思考。講給學生幾個笑話。
笑話一:腦子 我聯(lián)系到一個屠夫,想要一個羊腦子在神經解剖學課上用。我跟他約好了,改天過來拿,但是,那天我到了他的店里,店門關著,上面貼了一張字條:“老師,你的腦子在隔壁理發(fā)店。”
笑話二:貓的感受 我養(yǎng)了一只乖巧的貓。一天我突發(fā)奇想,把它按在桌子上強迫它陪我一起看電視。
不久,我又買來一只小倉鼠,兩只動物越來越熟,常在一起玩,倉鼠的膽子很大,竟然跑到貓的食盆里吃東西。貓這回生氣了,一下子把倉鼠叼到電視前,并用兩只前爪用力按住倉鼠,要倉鼠看電視。
同學們進行討論,思考解決如何把笑話變成為漫畫。
三 引導學生繪畫。①給同桌畫一張肖像畫。
②分小組把笑話改為漫畫進行創(chuàng)作。
【說教學過程】
1課前準備
學生:課本,起稿用的鉛筆、橡皮和黑色的水筆。
教師:相關的PPT課件,漫畫圖片以及一些幽默的笑話。
2 創(chuàng)設情景 導入新課(2分鐘)
⑴ 拿出幾張不同種類的漫畫讓學生看,吸引他們的興趣。
⑵ 以提問方式引導學生交流討論,“你們知道這是什么畫嗎?”
⑶ 導出新課,板書課題——《漫畫》
3 展示課件 學習新課(10分鐘)
師生共同觀看課件,學習漫畫的特點,類別,和創(chuàng)作。
4小組活動 繪畫訓練
①給同桌畫一張肖像畫。要求夸張和簡約。(10分鐘)
②講笑話并把笑話改為漫畫進行創(chuàng)作。分成小組進行集體創(chuàng)作,比一比看哪一組的設計更夸張和別出心裁。(20分鐘)
5小結展示
把學生的肖像漫畫和小組的作品進行集中展示,讓學生評選最好的作品和創(chuàng)意。(3分鐘)
美術說課稿 篇2各位老師下午好!
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美版教材第6課《裝飾色彩》。(板書)
下面我將從 教材、學情、教法與學法、教學過程這幾個方面對這堂課進行設計。
一、教材分析:
本課屬于造型。表現(xiàn)領域,本課通過引導學生觀察、發(fā)現(xiàn)生活中和藝術作品中的裝飾色彩,了解裝飾色彩在生活中和藝術作品中的應用,了解民間藝術中裝飾色彩的特點和表現(xiàn)方法,在教學體驗活動中感受裝飾色彩的美感,培養(yǎng)學生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。通過對比分析,讓學生了解色彩的寫實性,了解裝飾畫在造型手法上突出古拙、簡練、夸張、變形的特點,用色方法上體現(xiàn)鮮艷、對比強和夸張的特點。
根據上述教材分析和《美術新課程標準》中造型與表現(xiàn)中的階段目標,我確定本節(jié)課要達到以下三個教學目標:①、使學生理解色彩的概念和作用。②、增強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感知能力。③、培養(yǎng)學生正確的審美觀,塑造學生初步的審美心理結構,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。
1了解民間藝術中裝飾色彩的特點及表現(xiàn)方法。
2.知道裝飾色彩在生活中和藝術作品中的應用,學習和掌握色彩的用色方法,運用裝飾色彩創(chuàng)作裝飾畫。
3.在教學活動中感受裝飾色彩的美感,培養(yǎng)學生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。
教學重點:了解裝飾色彩在生活中和藝術作品中的應用,了解裝飾畫在造型手法和用色方法上的特點,運用裝飾色彩創(chuàng)作裝飾畫。
教學難點:裝飾畫的造型突出夸張變形,色彩對比強。
二、學情分析:
⑴、說學生現(xiàn)有階段的水平和能力
接下來我對學情進行分析:六年級的學生在前段的學習中掌握了關于裝飾畫的學習方法(如裝飾畫的特點等)此階段的學生對色彩具有了極強的興趣,關注的注意力增強,能夠準確地對作品進行分析并且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(xiàn)對于色彩的感受。
⑵、說課標確定本階段學生應達到的能力
在美術課標中確定本階段學生在造型與表現(xiàn)領域中應達到的能力是:學習和掌握裝飾色彩的用色方法,運用線條、形狀、色彩等造型元素以描繪的形式,運用裝飾色彩創(chuàng)作生活中的裝飾畫。
三、說教與學的方法
1、教學分析:
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明確 “學生為本”的教育設計理念,根據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,通過一個簡單的生活圖片對比、大量的裝飾色彩圖片的欣賞,激發(fā)了大家的興趣,勾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求知欲望,讓學生在腦中對本課時所學的內容有一個完整的感性認識;接著我再利用講述法導入正題,引出裝飾色彩的概念,并引導學生觀察、運用。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教師適時指導,以增加學生的理性認識,突出本課時教學的重點。
2、學法分析:
遵循“學為主體”的教育思想,做到學與練緊密結合。讓學生先認真觀察、總結,再操作,將觀察——發(fā)現(xiàn)——交流——歸納等學習方法融合到創(chuàng)作的要點和難點。< ……此處隱藏8843個字……樂趣,豐富情感體驗。
3、培養(yǎng)幼兒探索自然,關注、創(chuàng)造、表現(xiàn)身邊事物的能力。
本課題的重點是:使幼兒感受美術活動的輕松體驗過程的愉悅。難點是: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(xiàn)聞到空氣味道后的感受。
三、活動準備
為了使活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,我做了以下準備,教學具方面:畫面優(yōu)美、富有動感的多媒體課件、錄音機、優(yōu)美的音樂、布置成“多味館”的展版、彩筆、紙張和塑料袋、茶杯等各種可以裝空氣的器皿、包裝袋等。幼兒知識經驗方面:有過欣賞畫面的經驗。
四、教法、學法
新課程倡導幼兒學習要:主動參與,樂于探究,勤于動手。根據本活動的特點教法定為:啟發(fā)、引導、參與。幼兒的學習方法定為:探索、體驗、表現(xiàn)。
五、活動程序
新課程要求我們,課程內容要生活化,活動形式要多樣化,課程資源要綜合化的美術課程的開發(fā)。該活動力求展現(xiàn)流暢的師幼互動,讓幼兒通過體驗、游戲、感受、欣賞等環(huán)節(jié)展示自己的個性,表達自己的感受?;顒又形以O計了找空氣、聞空氣、欣賞作品中的空氣、表現(xiàn)空氣和體驗評價等五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1、找空氣
首先,引導幼兒找空氣,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東西,再從幼兒在教室里找到實實在在的物體的交流中,引導到“還有一樣東西,請我們動動腦筋找一找,這樣東西看不到,但它卻在我們教室里,是什么呢?”幼兒馬上想到是空氣。然后請幼兒用各種材料裝空氣,只見幼兒有的用塑料袋裝,有的用茶杯裝,有的用紙盒裝……那副忙碌尋找空氣,臉上洋溢著燦爛笑容的模樣,說明他們已經全身心投入到活動當中來,在感受著活動帶來的快樂。教師把幼兒手中裝有空氣的塑料帶用力一擠,空氣撲到幼兒的臉上,并告訴他們“看,空氣又回到了我們的身邊?!苯又龑麄冋f一說,空氣是什么樣子的?幼兒在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能很快說出空氣的特征。
2、聞空氣
然后請幼兒聞一聞空氣的味道,只見一個個幼兒伸著頭,用鼻子用力得吸著空氣,隨著教師把清新劑一噴。幼兒聞空氣的動作、表情有了異樣的變化。從無到有,從無色無味的感覺過度到聞到香味后感覺的舒暢與愉悅,充滿每一個孩子的身心。他們情不自禁地用語言、形體、動作、聲音等表達自己聞到香味后愉快的感受。正當幼兒思維活躍時,教師把話題一轉“也可以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(xiàn)我們的感受”,就很自然地把幼兒引入到欣賞用繪畫的形式表現(xiàn)香味的環(huán)節(jié)中去。
3、欣賞作品中的空氣
教師打開課件,向幼兒展示自己根據聞到香味后愉快的心情感受所作的畫:彎曲流暢的線條,清新淡雅的色調,給人帶來一種回味無窮的香味。當然要讓幼兒來討論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空氣中的香味。接著展示另一幅鮮艷的點狀作品,引導幼兒說一說從作品中的線條、色彩感受到的快樂的體驗。教師的作品看完了,緊接著引導幼兒欣賞大師米羅的作品《太陽》,從線條、色彩等角度去感受名作,引領幼兒以自己生活經驗為基礎,發(fā)表自己的見解,分析、欣賞作品,鼓勵幼兒在欣賞中主體參與、深入體驗,誘發(fā)創(chuàng)作靈感,許多幼兒說出了作品中有個暖暖的太陽,還有音符圍著太陽再跳舞的愉快的感覺?!白髌凡粌H可以表現(xiàn)空氣的香味,還能容納很多的味道呢?”帶著疑問,幼兒欣賞了又波洛克的作品《模糊—編號1》,引導幼兒感受作品體現(xiàn)的味道,并說一說是怎樣感受到味道的。鼓勵幼兒發(fā)表不同的感受,幼兒不僅能理解深刻,而且也體現(xiàn)了幼兒的審美個性差異。普遍感受到了作品以點、線、面和色彩形式表現(xiàn)的那種臭味,有的還發(fā)表了臭味夾帶香味的不同見解。
4、表現(xiàn)空氣
幼兒對空氣有了深切的體驗以后,就會自然而然的要表達、要表現(xiàn),從而把幼兒領入“表現(xiàn)空氣”的環(huán)節(jié),教師故意設置懸念,讓幼兒從小桌子小椅子下尋找教師帶來送小朋友的禮物,幼兒新奇的把找到的瓶子拿在手中莫明其妙地左看看、右看看,教師及時提醒幼兒打開瓶蓋讓大家聞一聞,(瓶子里裝有香、酸、辣、臭等味道)逐步引導幼兒深入、豐富感受。你聞到了什么味道?聞到這種味有什么感覺?你能用動作或表情表現(xiàn)出來嗎?想不想用繪畫的形式嘗試表現(xiàn)呢?這個時候每一個幼兒都急不可待的想把自己的感受表現(xiàn)出來。教師播放音樂,讓幼兒在音樂的背景下創(chuàng)作,自然是水到渠成了。幼兒十分投入的進行自我表現(xiàn),每一個幼兒的創(chuàng)造力都得到充分的發(fā)揮。從而突破了難點。
5、體驗評價
評價是美術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(huán)節(jié),也是本活動的最后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請幼兒把自己的作品貼在“多味館”里。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你認為哪一幅最能表現(xiàn)香(臭)味的感覺,你能用動作更好的表現(xiàn)聞到這種味道的感覺嗎?這件作品還可以表現(xiàn)其他的味道嗎?讓幼兒成為活動評價的主體,充分體驗成功的快樂的同時,也學會欣賞他人,關注同伴的作品。活動在幼兒的討論交流中自然而然地結束?;顒拥闹攸c也就迎刃而解。
美術說課稿 篇9一、說教材
教材內容主要包括:中國與西方比較有代表的原始美術作品,以及這些作品與原始人的生活、觀念的關系。這是一節(jié)綜合課,主要是進行原始時期美術作品欣賞,了解原始美術作品的藝術表現(xiàn)形式,其次嘗試探討美術的起源。因此,制訂了兩個教學目標。
(1) 通過原始美術作品的賞析,了解原始美術作品的藝術表現(xiàn)形式和成就,擴大學生眼界,增加審美感受,提高審美能力,增強愛國主義情感。
(2) 探討原始藝術與原始人生活、思想信仰之間的關系。
由于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較少,審美能力較弱,()所以在這節(jié)課上首先考慮的是提供較多的美術作品讓同學們欣賞,增加審美感受,提高審美能力。本課的重點是原始美術作品中的表現(xiàn)形式,作品對原始人生存的意義。難點是探討藝術的起源。
二、說教法與學法
新課程的實施應體現(xiàn)"學生為主體、教師為主導"本著這樣的思想,本課的教學中,采用師生共同學習,欣賞、分析、探討的學習模式。
教師創(chuàng)設良好的作品欣賞情景,學生積極欣賞、分析作品,能感受作品中不同形式的美感。
美術鑒賞課,要以學生全面發(fā)展為本,提高藝術修養(yǎng),培養(yǎng)創(chuàng)新能力。因此,通過較多的優(yōu)秀作品讓學生體會藝術家的巧妙構思,采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豐富的情感,增強美術作品的藝術感染力等。
三、說教學過程
課堂分導入、原始時期美術作品欣賞、藝術活動、課堂小結四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這節(jié)課我以提問式導入"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,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通過什么方式?"
引出課題:原始人的創(chuàng)造
首先,教師提示:從作品的內容、主題、表現(xiàn)方法(造型、色彩、圖案裝飾)等方面來欣賞; 學生欣賞原始美術作品,從中去感受作品中不同藝術形式的美感,接著簡要分析原始美術中藝術形式(活動1:根據圖像視覺的基本特征對作品進行分類)。到這里完成了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。
再接著,教師介紹美術起源的主要學說:模仿說、游戲說、表現(xiàn)說、巫術說、勞動說。
然后學生觀看視頻:原始彩陶作品的具體分析。問題提示:探討原始藝術與原始人生活、思想信仰之間的關系?學生討論,舉例說明自己的觀點。至此完成第二個教學目標,最后一環(huán)節(jié),課堂小結:歸納原始藝術取得輝煌成就,是本課知識的拓展和延伸。
文檔為doc格式